青岛市审计局审计结果公告2023年第1号(总第72号)
(2023年9月18日公告)
关于青岛市2022年度市级预算执行和
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
——2023年8月23日在市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上
市审计局局长 管卫东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受市政府委托,现将青岛市2022年度市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情况报告如下,请予审议。
根据审计法律法规,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市审计局依法审计了2022年度市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工作中,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审计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对山东、对青岛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认真落实中央及省委、市委审计委员会要求,紧紧围绕实体经济和招商引资、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提升作风能力和优化营商环境等重点工作,围绕加快落实市第十三次党代会确定的“一二三四六十”目标定位和思路举措,聚焦财政财务收支真实合法效益主责主业,持续拓展审计监督的广度和深度,依法履行审计监督职责,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和保障。
总体来看,2022年,各区市、各部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要求,按照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认真执行市十七届人大一次会议批准的预算及提出的审查意见,市级预算执行情况总体较好,全市经济保持平稳健康发展。
——积极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大力振兴发展实体经济。推出“稳中求进”高质量发展、助企纾困和支持市场主体发展等4批次、190条政策清单,落实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开展“助商惠民”等系列促消费活动,为提振市场信心提供保障。加快实施实体经济振兴发展三年行动,聚力发展24条重点产业链,优势产业持续做大做强,新型产业加快突破赶超。
——完善预算管理制度措施,集中财力保障重点支出。出台进一步深化我市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19项措施,搭建“1+6+N”框架体系,提升预算管理标准化、科学化、透明化水平。争取新增政府专项债券488亿元,重点保障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三年攻坚行动,优化投向领域,支持全市民生类项目建设。
——构建优势互补的整改总体格局,审计成效不断提升。健全了审计查出问题整改长效机制,基本建成全面整改、专项检查、重点督办相结合的整改工作体系。至2023年6月末,去年报告的问题已基本整改到位,整改问题金额38.36亿元,推动项目加快实施65个、完善制度措施90项、追责问责13人。
一、市级预算管理审计情况
重点审计了市财政局组织市级预算执行和市级决算草案编制情况。2022年,市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总计1259.31亿元、支出总计1259.31亿元;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总计988亿元、支出总计988亿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总计25.14亿元、支出总计25.14亿元;纳入市级统筹的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可供使用的资金共计855.16亿元,当年支出为409.43亿元,年末滚存结余445.73亿元。审计结果表明,市级预算管理情况较好,重大方面基本真实地反映了预算执行、财政收支状况。发现的主要问题:
(一)财政资源统筹还需加强。一是5个部门未编制2022年非财政拨款收入预算,当年实现收入21167.86万元。二是1项乡村振兴市级奖补资金统筹安排不合理,因无符合条件项目,4个区市将995.8万元资金收回财政。三是国有资本股权制投资基金2020至2022年产生利息收入689.4万元,未按规定于当年收缴国库。
(二)预算管理水平需进一步提升。一是中央和省级转移支付资金19793万元,未在规定的期限内下达区市。二是中央和省财政2022年补助我市的服务业发展等4项资金19700万元,拨付区市后至2023年4月末有13643.4万元未使用。三是市级专项资金预算绩效管理结果应用办法到期后,未重新制定。
(三)资金管理还存在薄弱环节。一是2022年全市发放优抚对象抚恤和生活补助等5项到人到户资金中,有31328万元未通过惠民惠农财政补贴“一本通”系统发放。二是政府投资基金管理有待加强,如2017年设立的5亿元港航产业发展基金,至2022年末在基金管理机构结存本金22675万元。三是对收回的部门存量资金核算不规范。
二、部门预算执行审计情况
结合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对18个部门及所属28个单位预算执行等情况开展了审计,涉及资金159.28亿元。从审计情况看,相关部门持续改进预算编制执行管理工作,预算执行情况比较规范。发现的主要问题:
(一)预算收支管理不够严格。10个部门和12个所属单位的7283.32万元结转结余资金未及时清缴;2个部门超进度支付工程款和服务费1197.53万元,1个部门多支付采购代理服务费11.7万元;3个部门未将上级拨付的专项资金、补助经费8943.2万元纳入预算;3个部门和1个所属单位预算编制不精准,8891.26万元资金未及时安排使用。
(二)资金管理绩效有待提升。2个部门的12个专项资金绩效目标未按规定公开或绩效目标设置不规范,涉及资金1110.25万元;2个部门的3个项目未按期完成绩效目标或合同任务,涉及资金723.69万元;1个部门的信息管理平台使用效率不高,涉及资金247万元;1个部门和1个所属单位的3个项目验收不规范,涉及资金100万元。
(三)公务支出和公车管理制度落实需加强。6个部门会议费、接待费等结算不合规,涉及资金100.37万元;2个部门公务用车使用管理制度执行不到位,如64次公务用车租赁及使用事项未纳入市公务用车平台管理、12张加油卡未及时清理。
三、重点专项资金审计情况
(一)新增政府专项债券审计情况。审计了全市新增政府专项债券管理使用、项目储备、推进实施等情况,结果表明,2022年,我市发行新增政府专项债券488亿元,转贷区市425.1亿元,发行规模进一步增长,相关部门和各区市政府重视做好政府专项债券工作,债券资金实现较快拨付使用。但也发现存在部分项目前期准备不充分,发债后进展缓慢,造成资金闲置10.93亿元等问题。审计指出问题后,67459万元债券资金按程序调整了用途,其他项目通过完善手续等措施加快推进。
(二)“稳中向好、进中提质”政策落实审计情况。审计了市发展改革委、市商务局等部门政策制定、政策执行和政策绩效等情况,结果表明,我市加强集成化政策有效供给,制定实施政策清单,巩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发现的主要问题:一是政策制定方面。积极培育产业链高质量发展促进机构奖励政策已纳入省政策清单,我市尚未承接;支持零售、餐饮业及首店经济发展政策实施细则出台不及时。二是政策落实方面。互联网平台灵活就业商业综合保险补贴、新就业无房职工住房租赁补贴2项政策,无符合条件人员或享受人员较少;支持中小微外贸企业汇率避险增信服务、“十强”产业高新技术设备及关键部件进口贴息2项政策推进缓慢,至2023年5月末均无企业获得补助。三是预算安排和资金拨付方面。零售、餐饮业首店奖励政策2023年尚无预算保障,向不符合条件的家庭农场发放奖补资金49.79万元。
(三)先进制造业发展资金审计情况。审计了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管理的技术改造综合奖补、支持工业互联网产业发展等资金,结果表明,我市出台了加快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3年市级安排资金25.76亿元。发现的主要问题:一是资金管理使用方面。2个项目预算编制不精准,9594.24万元预算资金当年未使用;向不符合条件企业发放奖补资金26万元;13类项目38886.43万元资金拨付不及时,晚于绩效目标时限要求。二是项目管理方面。未采取数据共享营业执照信息等手段,要求企业重复提交申报材料;企业上云数量未达新增5万家以上的计划目标。
(四)高标准农田建设管护审计情况。审计了3个区市概算总投资11.59亿元的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结果表明,3个区市稳步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实施建设任务71.7万亩。发现的主要问题:一是项目推进实施方面。3个区市2019至2021年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均未按批复时间完成,方案编报、建设工期、竣工决算等关键环节晚于规定节点要求。二是项目建设管理方面。3个区市个别项目招投标程序不规范,部分新建给水设施、道路未验收即毁损;3个区市堆肥还田试点项目实施方案编制不细化,项目实施缺乏监管,未对堆肥产品播撒位置、面积和数量进行监督。
四、重大项目审计情况
(一)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攻坚项目审计情况。审计了地铁及地铁沿线开发建设、市政设施建设等4项攻坚行动项目推进情况,结果表明,相关部门、区市政府及有关单位能够按照行动方案要求推进攻坚项目,城市功能和竞争力得到提升。发现的主要问题:一是地铁及地铁沿线开发建设方面。多计工程结算价款9819.88万元,尚未出台地铁沿线开发建设规划方案和专项实施方案,5个地铁沿线开发项目进度滞后。二是市政设施建设方面。3条非市政道路申报为未贯通道路,不符合认定条件;1个项目建设单位对违反合同分包问题监管不到位;1个项目2022年底通车目标任务至今未完成。三是历史城区保护更新方面。1个项目建议书无资金平衡方案,2个项目未取得历史建筑及文物建筑修缮审批意见即开工,2个项目资金来源变更后未及时调整概算。四是公园城市建设方面。前期调研不充分,4个项目在实施中缩减了投资规模、3个项目未按计划在2022年开工;1个项目攻坚计划建设内容与实际不符;1个山头公园配建的健身器材不合规。
(二)其他重大项目审计情况。审计了黄水东调承接工程、新机场高速连接线(双埠—夏庄段)等项目建设情况,结果表明,相关部门、区市政府及有关单位能够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推进项目建设。发现的主要问题:一是工程建设管理方面。1个项目个别设计变更未履行审批手续,1个项目建成后长期闲置未用,26个项目未按规定转资或未办理竣工财务决算。二是工程造价控制方面。7个项目多计工程结算价款51251.23万元,1个项目未及时收回多付货款1240.92万元,4个项目多计待摊投资386.28万元。三是征迁管理方面。1个项目多计征迁补偿费282.97万元;将应支付给3家企业的2456.43万元补偿费支付给个人,造成税款流失。四是财务核算方面。1个项目投资核算不准确,少计本项目工程款等14621.59万元,多计其他项目工程款等11712.15万元。
五、重点民生资金审计情况
(一)职业教育政策和资金审计情况。审计了市本级和5个区市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示范区建设等政策,以及职业教育发展等资金,涉及资金21.06亿元,结果表明,市级主管部门和相关区市积极推进职业学校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育人建设不断加强。发现的主要问题:一是重点任务推进方面。市教育局未出台职业教育中外合作办学指导意见,4个区市未完成共享性智能实训基地建设任务。二是人才培养机制方面。市教育局未建立“双导师”人才库等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责任机制,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尚未按规定明确创建成功的技能大师工作室(站)奖励办法。三是资金管理使用方面。2个区市5个学校在兼职教师专项资金中列支编外教师工资1049.52万元,3个区市4个学校现代学徒制专项资金结余182.65万元未上缴。
(二)供热领域低碳政策和资金审计情况。审计了市本级和3个区城市集中供热和农村清洁取暖政策执行、项目推进、资金管理使用等情况,涉及资金29.97亿元,结果表明,市级主管部门和相关区能够贯彻落实上级部署,推进城乡清洁取暖,严控煤炭消费。发现的主要问题:一是政策落实方面。清洁能源供热专项规划在2020年到期后未接续出台;市城市管理局和3个区未建立清洁能源供热项目后评估制度;2个区超出权限,出台供热配套费免征政策。二是资金管理使用方面。1个区未按规定将供热配套费13.2亿元纳入预算管理,3个区向未办理相关建设手续的项目拨付补助。三是行业管理方面。市城市管理局、1个区未依法处理5家无供热经营许可证从事供热经营的公司。
(三)文旅融合政策和宣传文化旅游发展资金审计情况。审计了市文化和旅游局及3个区在文旅融合、地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等方面的政策和资金,涉及资金10.07亿元,结果表明,我市出台政策丰富文旅产业服务供给,激发文旅市场消费潜力。发现的主要问题:一是政策落实方面。市文化和旅游局未建立3A级以下旅游景区等级评定动态管理制度,1个区未制定推动地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市文化和旅游局及2个区奖励海洋旅游企业、支持重点文化园区建设等政策,因无符合条件企业未兑现。二是资金管理使用方面。1个区景区免门票开放补贴资金158.88万元未到位,1个区未拨付农村公益电影放映补贴资金148.16万元,市本级有6个文物保护修缮项目结余资金668.94万元未清理。
六、国有资产管理审计情况
(一)市属企业国有资产审计情况。在对企业重点改革政策落实、主要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和资本运营绩效等审计中,关注了国有资产管理使用情况,涉及国有企业18家。发现的主要问题:
1.会计信息不实。2家企业多计收入19931.91万元,2家企业少计收入8720万元,5家企业多计利润2392.05万元,1家企业少计利润432.74万元。
2.资产管理存在薄弱环节。2家企业多计资产1008.93万元,3家企业的48627.5平方米土地、1350.02万元房屋设备长期闲置,3家企业处置7032.98万元固定资产未履行决策、审批、评估程序。
3.内部控制及风险防范不到位。3家企业的9个下属单位对外债权投资缺少费率定价管理办法,6家企业的7个对外投资项目未经论证调查或论证缺少收益、风险分析等关键内容,2家企业的410.89万元采购项目未按内部规定公开招标。
(二)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审计情况。审计了部分行政事业单位房产管理情况,重点关注了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对市级直管非住宅公房(以下简称直管公房)的监管情况;在18个部门预算执行、经济责任审计中,关注了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使用情况。发现的主要问题:
1.直管公房管理不严格。直管公房底数不清,登记系统信息不完整、数据更新不及时,与3区房管部门提供的数据不一致;管理办法滞后,拆迁补偿办法未及时完善;抽查发现,3个区代管的8处4502.02平方米直管公房未经房产出租单位同意,被承租人加价违规转租。
2.资产统筹使用效率不高。3个部门的27处房产闲置,涉及面积4227.68平方米;1个部门的3处房屋及地下室被占用,未取得收益,涉及面积2812平方米;划转企业的19处行政事业性房产盘活使用效果不佳,涉及面积3554.49平方米。
3.资产核算和处置不规范。11个部门和7个所属单位资产账实不符,涉及金额36196.83万元、房产3404.21平方米;1个部门和1个所属单位处置资产收入472.81万元未及时上缴财政;4个部门和1个所属单位未及时清理待报废或闲置的资产,涉及金额406.34万元。
(三)国有自然资源资产审计情况。对3个部门3名领导干部开展了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对2个市的大气污染防治政策落实情况开展了审计,关注了自然资源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情况。发现的主要问题:
1.自然资源管理方面。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未及时出台耕地保护补偿激励具体规定,对区市管理使用的保护激励资金未采取有效措施予以监督,对个别地质灾害防治项目未按时完成问题监督不到位;市海洋发展局未按规定程序审批1个用海项目海域使用金减免。
2.生态环境保护方面。2个市违规向不符合“绿色门槛”企业发放补助资金616.81万元;1个市环境保护税税收共治机制落实不到位,未共享环境保护税征管相关信息,27家排污企业未缴纳环境保护税;2个市部分施工工地未严格落实扬尘管控措施;2个市未组织企业核实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情况。
七、审计查出问题处理情况
本报告反映的是2022年度市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对这些问题,市审计局已征求了被审计单位的意见、出具了审计报告,有关区市和部门正积极整改。对重大违纪违法问题线索,已移交有关部门进一步查处。其中:对部分企业涉嫌骗取财政资金、部分公职人员涉嫌失职渎职、私存私放公款以及履职不到位造成国有资产损失等方面的15起违纪违法问题线索,已依纪依法移交纪检监察和公安机关进一步查处,涉及单位30个、人员33名;对部分企业涉嫌少缴税款、投资项目招投标不规范、承租人违规转租直管公房、向不予支持类项目违规发放补助资金等方面的19起问题线索,已移交有关主管部门和区市政府调查处理。
工作中,我们严格落实建立健全审计查出问题整改长效机制的意见要求,一体推进揭示问题、规范管理、促进改革,推动审计结果权威高效运用。针对重大问题、重要事项共向市委审计委员会呈报审计专报、综合报告31篇,提出审计建议54条,市委审计委员会领导作出批示65次,其中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同志44次。审计指出问题后,有关被审计单位已通过收回资金、调整账目等方式整改13.59亿元,建设单位调整了工程价款6.33亿元。市审计局会持续加大督促检查力度,具体整改情况将于年底前向市人大常委会专题报告。
八、审计建议
(一)持续推进重点政策落实,充分释放政策红利。深化政策落实体制机制改革,围绕稳增长、促发展、惠民生,推进各类政策加力提效。做实专项债券项目储备,严格土地、规划落实情况事前评审,确保项目成熟可行,更好发挥专项债券带动扩大投资作用。围绕“稳中向好、进中提质”加强集成化政策有效供给,根据市场需求和我市实际承接上级政策,合理设计政策门槛,做到易落地、早见效。增强财政保障政策落实能力,优先支持惠企利民政策,保障职业教育师资配备与建设,严格供热配套费征收管理,及时兑现政府承诺。加强政策落实监督问效与后续评估,更好发挥政策激励、引导和保障作用。
(二)切实加强重大项目管理,充分发挥投资拉动作用。深化重大项目服务保障机制改革,更加聚焦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产业链建设等领域,强化重大项目要素保障,加大统筹协调、督导考核力度,促进项目建设提速。厘清政府监管和市场边界,拓宽融资渠道,保障参与各方合法权益,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参与重大项目建设。压实建设单位主体责任,严格履行基本建设程序,有效控制项目造价,切实提高投资效益。完善重点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机制,建管并重,加强项目建成后管理。
(三)不断加大国有资产资源管理改革力度,促进使用绩效提升。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推进资产有效配置,加强投融资管控,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推动国资国企做强做优做大。加强行政事业性资产监管,构建责权利统一的直管公房管理体制,加大闲置、低效资产清查处理力度,盘活财政资源。加强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完善耕地保护激励机制和海域使用金减免审批制度,压实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推动绿色环保发展。
(四)全力提升财政资金绩效,防范化解风险隐患。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健全现代预算制度,完善财政资源统筹机制,将政府的各类收支全部纳入预算管理。强化项目库管理,加强财政资金支持项目的跟踪问效,加大绩效评价和结果运用力度,将绩效评价结果与完善政策、调整预算安排有效结合。加强政府债务、国有企业负债监督管理,及时防范化解风险隐患。严肃财经纪律约束,压实各方责任,推动审计发现问题标本兼治,促进完善长效机制,对整改不力的严肃问责。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市审计局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中央审计委员会历次会议精神,全面落实省委、市委审计委员会工作要求,坚持党对审计工作的全面领导,紧扣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依法履行审计监督职责,自觉接受市人大监督,更好发挥审计在推进党的自我革命中的独特作用,为我市开创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新局面提供坚实保障。
附件:青岛市2022年度市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查出问题清单.pdf